(贝云网络科技)

目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复用器是平面复用器,缺乏用于太赫兹通信的超宽带。虽然微波启发式正交模式换能器( OMT )提供宽带操作,但它们在太赫兹频率下存在高欧姆损耗和笨重的问题。光学集成偏振分束器( PBS )损耗低、集成性好,但带宽较窄。
近日,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一个团队声称其开发出一种新型偏振复用器,有望释放通信的潜力。其表示已经开发出第一个超宽带集成太赫兹偏振(解)复用器,该复用器基于无基板硅基实现,他们在亚太赫兹波段()进行了测试,用于通信。该团队在《激光与光子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所解决的挑战推动了光子学太赫兹技术的实用性。
该大学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的教授领导了该团队。“我们提出的偏振复用器将允许在同一频带上同时传输多个数据流,从而有效地使数据容量翻倍”,他表示:“这种相对较大的带宽是任何频率范围内集成复用器的最高记录。如果将其缩放到光通信频段的中心频率,这样的带宽可以覆盖所有光通信频段。”
新的复用器可以在相同带宽下使通信容量翻倍,数据丢失率低于现有设备。它采用标准制造工艺制造,可实现具有成本效益的大规模生产。据悉,偏振复用器采用深反应离子蚀刻( DRIE )工艺构建,使用μ高电阻率本征浮区硅晶片。将光刻胶旋涂在硅基板上,并通过光刻进行图案化。图案化的光刻胶在过程中充当蚀刻掩模材料以提供保护。然后,仪器通过电离气体从基板的正面到背面垂直去除硅。最后,使用丙酮和氧气灰化去除剩余的光刻胶。
“这项创新不仅提高了太赫兹通信系统的效率,还为更强大、更可靠的高速无线网络铺平了道路”,大阪大学教授的博士后研究员博士说。“因此,偏振复用器是实现太赫兹通信全部潜力的关键推动因素,推动了高清视频流、增强现实和等下一代移动网络等各个领域的进步。”
“通过克服关键的技术障碍,这项创新有望激发人们对该领域的兴趣和研究活动,”教授说。
“我们预计,在未来一到两年内,研究人员将开始探索新的应用并改进该技术。”
在接下来的三到五年内,该团队预计将看到高速通信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商业原型和早期产品会被推出。
10 年内这些太赫兹技术将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采用和整合,从而彻底改变电信、物联网、成像和雷达等领域”,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