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联资本 2022年7月新能源汽车月报 (凯联资本2024年度庆典活动)


2、2022年7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厂商及车型表现7月新能源销量比亚迪占比继续提升至32.7%,吉利、大众开始发力7月比亚迪共计交付15.89万辆新能源车,同比增速高达247.2%,占新能源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32.7%,新能源霸主地位当之无愧,吉利汽车凭借着C端和B端销售的同步发力,7月新能源车销量首次突破了3万辆,同比增速高达33...。

(贝云网络科技)

新能源

2、2022年7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厂商及车型表现

7月新能源销量比亚迪占比继续提升至32.7%,吉利、大众开始发力

7月比亚迪共计交付15.89万辆新能源车,同比增速高达247.2%,占新能源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32.7%,新能源霸主地位当之无愧。

吉利汽车凭借着C端和B端销售的同步发力,7月新能源车销量首次突破了3万辆,同比增速高达337.1%,几何和极氪的纯电动系列、帝豪和领克的混动系列车型表现都不错。

广汽埃安和奇瑞的月销也突破了2万辆,同比增速亮眼,市场份额上也突破了5%。

大众电动化战略的产品——ID系列在7月开始出现增长势头,上汽大众的ID系列车型销量达1万辆,一汽大众的ID系列车型销量达近9000辆,7月在华销售合计约1.9万辆,主流合资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终于开始有所表现。

7月有13家车企实现了新能源月销破万,较6月减少了3家。从7月新能源核心品牌及其主力车型价格、销量分布来看:

在价格区间上,蔚来、理想、小鹏、大众ID系列面对特斯拉的直接竞争,采取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五大造车新势力本月销量均破万,在后文重点讨论。

比亚迪继6月销量破13万之后,7月破15万,继续保持在15-25万黄金价格带的领先地位,同时巩固在10-15万价格带的优势;

吉利正在形成10-20万、30-40万两个价格区间的产品矩阵,其6月发行的两款新车帝豪L 雷神Hi-X和几何E在8-12万价格区间内取得不错的成绩,高端线的极氪001和领克09 PHEV表现也较稳定。

广汽埃安本月表现符合预期,AION Y正在逐渐超越AION S成为埃安主力车型。对比AION Y和小鹏G3近期的表现,AION Y销量远好于小鹏G3,其产品和定价的成功带动销量的提升。

五菱、奇瑞、长安在8万以下微型电动车竞争激烈,长安的奔奔E-Star和Lumin,奇瑞的QQ冰淇淋和小蚂蚁对五菱宏光MINIEV造成分流影响。

2.2 7月新能源车型环比增减参半,10款销量破万

7月共计有10款车型月销破万,较6月减少1款,车型环比增速来看增长和减少参半。

海豚、唐、帝豪L 雷神Hi-X、零跑C11、秦PLUS等车型环比增幅靠前,其中海豚、唐及秦PLUS受益于比亚迪的产能释放,帝豪L 雷神Hi-X是新车发售后的销量上升。

Model Y、AION S、小鹏P7、欧拉好猫、理想ONE、哪吒V等车型环比降幅靠前,除Model Y为特斯拉交付节奏影响外,其余车型均为市场竞争原因导致的销量下滑。

2.3 7月10-15万价格带集中度最高,30万以上受特斯拉影响大

从车型销量的价格分布来看,10-15万价格区间的集中度最高,CR10达到95.73%;0-10万价格区间其次,CR10达到84.22%。15-20万价格区间内不仅车型数量多(44款),CR10也仅77.26%,该价格带目前竞争最为激烈。

30万以上价格区间受特斯拉的影响过大,以至于特斯拉6月国内的集中交付使得该价格带销量最高,特斯拉7月国内交付有限导致该价格带销量为各价格带最低。在特斯拉缺席的情况下,理想ONE、极氪001、蔚来ES6、宝马iX3和蔚来ET7是该价格带的主力军。

3、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比较

造车新势力,7月销量冠军是哪吒

7月造车新势力均破万,哪吒汽车以微弱的优势占据第一名,同时7月31日也是哪吒S正式上市的日子,相比于哪吒过去以低端车型走量的发展模式,哪吒S作为一款中等价位的B级车对于其能否摆脱低端走量的市场定位至关重要。

零跑汽车位居第二,靠低端走量突围的两家新势力在销量上已经可以做到领先于蔚小理,也都处于发布中端车型向上拓展的关键时间节点,零跑C01作为即将8月即将上市的关键车型,也起到帮助零跑逐渐站稳中端市场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零跑T03在8月初选择提高产品价格,体现了其对自己低端车型价格优势的自信。

尽管小鹏汽车在7月份采用了全系降价优惠的方式来保持订单和销售稳定,但其7月环比降幅仍旧达到了-24.7%,在5家中为降幅最大。

7月是理想汽车最后一个单车型交付月,自8月开始理想L9的交付将开启理想双车型时代,目前理想L9的确认订购单已经超过3万辆,在近几个月内理想的重心应该都在L9的产能和交付爬坡上。

蔚来近半年来的交付一直徘徊在6000-10000辆之间,高端电动车的定位决定了其销量提升的难度。ET7作为NT2.0新平台接棒老平台的车型,近2500辆的销售成果证明了阶段性成功,接下来ES7和ET5的向下延伸有助于蔚来突破销量。

3.2  其他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进展积极

7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51.7%,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4.9%。除新势力外,其他的自主品牌车企也在积极地拓展新能源市场,7月取得的积极成果相比于上半年更进一步。

7月进步较大的主要是吉利、广汽乘用车和上汽乘用车。吉利在纯电和插混两条路线的同时发力,使得其新能源销量占比从今年上半年的19.4%提升到28.1%。广汽乘用车在埃安的带领下,新能源销量占比从上半年39.6%提升至47.3%。上汽乘用车在荣威、飞凡、智己等新能源车型的带动下,新能源销量占比从上半年17.6%提升至30.6%。

7月有退步的仅长城一家,随着欧拉系列黑猫、白猫的停止交付,新车型芭蕾猫销量无法补足失去的销量,新能源销量占比从上半年16.2%下降到7月的13.5%。


英国商品研究所 中国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40%以上 (英国商品研究所)

十大亮点 震撼发布 GAIDC 大会 2023 (十大亮点震撼句子)

评 论
请登录后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