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云网络科技)

对此,美国《华尔街日报》的创新官Edward Roussel表示,不管未来如何,目前从硅谷涌现出的发展趋势、新产品等,理应引起媒体的关注。
美国的五大科技公司——Facebook、谷歌、微软、苹果和亚马逊的市值总和已经超过了7.5万亿美元。Roussel表示:“已然成为这些科技公司每天吸引用户光顾并使用其产品的方式之一。”
分析在科技平台和新媒体思维日渐深厚的影响下,行业服务策略与用户消费观念转变的大致方向。
迎合“短平快”的阅读习惯
伴随着移动端消费行为的指数级增长,人们每次访问的时长也在不断缩短。 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用户平均每次浏览一条的时长已缩短至2.5秒,与2015年相比下降了10%。
那么,媒体如何在不到3秒钟的时间内,利用简洁的形式,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呢?比如,Snapchat利用标题和图片,平均只需要2秒钟就可以抓住用户的注意力。
在过去的25年间,互联网技术促使用户越来越苛求“效率”,社交媒体在这一方面做出很多尝试,例如,增加箭头、标签、按钮等设置。但是,消费时长仍是媒体现阶段追踪用户忠诚度的最佳指标之一,尤其是针对订阅用户。那么,如何创造引人入胜的、简短的内容,来吸引有付费意愿的年轻观众,已经成为媒体的重要课题。
的社交化
如今,内容的价值正在从内容本身向内容交互转移,且人们倾向于为的交互性能付费。
诸如Clubhouse、OnlyFans、Patreon、Cameo、Substack等平台在这次疫情期间大放异彩。
这些服务有哪些共通点呢?关于社交发展,它们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Roussel指出这几个特征:
面对社交媒体平台依靠获益匪浅的局面,有的地区也采取了措施。
今年2月份,澳大利亚政府通过了一项新法案——《媒体和互联网平台强制议价法案》,要求科技巨头对出现在其平台上的进行付费,该法案迫使Facebook和Google在本地数字内容上投资数千万美元。
音频产业的指数级增长
机构开始面对在无文字环境下如何保持用户参与度的挑战。用户对于播客/音频的推崇,给内容生态造成了连锁反应。亚马逊、苹果和Spotify在招募头部播客主播以及在音频市场的争夺上,展开了激烈角逐,以下是一些统计数据:
可视化趋势明显
进入Instagram时代之后,媒体可视化的趋势愈发明显。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个人定制向的本地繁荣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提高了个性化推送的精准度,本地开始通过安装用户地理定位的应用程序卷土重来。
本地APP近年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Nextdoor、News Break等平台经常跻身包括社交媒体在内的美国十大最常用应用程序之列。
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用户使用媒介的方式,与此同时,用户自身也生发出新的消费观念,反作用于生产。具体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让我知道
保证用户能够接收到最新的社区、国家或全球,是媒体的最基本职能之一。此外,平台在界面呈现上应更简洁、清晰,使用户可以高效且便捷地浏览。
让我与热点同步
及时向用户推送事态最新趋势、让用户紧随当下被热议的事件,也是媒体的重要责任。
给我观点
对于一些争议性话题,用户希望平台能提供更多元的分析视角,甚至是对立的立场,这将有助于用户形成他们看待事物的最终观点和态度。
帮助我理解信息
媒体在传递信息时,考虑用户的受教育水平、认知能力等方面。对于复杂问题,用户需要媒体在报道中添加必要的背景性信息或科普链接,这将有助于用户更好地理解信息,而不仅仅是看到这些信息。
适当转移我的注意力
当用户总是接收到单一信息,尤其是负面信息时,用户很容易产生倦怠的心理。因此,一个可以对内容进行平衡的推送或菜单设置非常重要。平台也可加入一些幽默或娱乐的信息,适当削减严肃或负面报道给用户造成的情绪负担。
在情感上让我产生共鸣
受众想要从数字中得到什么?
信息?是的。
但也包括理解、灵感、有用性、消遣,这与媒体当下提供的服务存在着某些不匹配的情况。用户希望故事能让他们产生共情,获得精神鼓舞,也希望自己能够从人物身上获得感动与启发。
基于这些用户需求模型,媒体应该聚焦不同的侧重点来生产内容。
既要面对科技公司不断在产业中大展身手的局面,又需面对用户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传统媒体如何留住用户,成为当下行业的一大痛点,或许挪威传统媒体Amedia的用户策略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在挪威,Amedia旗下有79家报纸,日活用户达到240万,约占挪威总人口的50%。Amedia网站上75%的页面是针对特定个人的,其消费者市场副总裁哈肯·约翰森(haakon·johansen)表示,这对于实现以个性化、数据驱动的方式处理从到营销活动的一切事务,都是至关重要的。
“几年前,我们的愿景相对简单:我们将所有数据汇入一个大的数据池,并且,实时地为用户提供相关以及个性化的体验。”
其中,“用户注册”是Amedia维持用户忠诚度的第一准则。Johansen表示,借助用户的手机号所生成的独有ID,可以简化用户注册流程。
此外,借力社交媒体的广告推送也是Amedia的重要策略之一。Johansen坦言,Amedia25%的订阅用户来自Facebook等头部社交媒体平台。
Amedia长期以来试图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经常使用Amedia的用户转化为注册用户,经过长期探索,他们发现机要所在是“精准定位用户偏好”。
依托先进的算法体系,Amedia不仅为用户推送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还会在每天晚上八点,以邮件的方式为当日未浏览网站的用户发送私人定制的列表。
与此同时,Amedia在“用户参与度”方面也做了很多积极尝试,比如,建立用户行为的系统化评阅体系,鼓励用户持续订阅。
而在用户留存方面的一些小设计也值得尝试。数据显示,Amedia在“取消订阅”的环节增加了几个挽留用户的提示,如:“其他家庭成员仍在订阅”“哪些文章仍值得你关注”等,仅这些设置就能帮助平台每周留下1000多位即将取消订阅的用户。
来自: 德外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