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云网络科技)

恐怕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千禧一代对工作的厌倦,居然成为了美联储的噩梦。这一代人的强烈储蓄意愿,可能会让美联储削减利率的空间变得更小。
千禧一代的消费观打压通胀与劳动力市场
众所周知, 所谓千禧一代是指出生于 世纪末期,在跨入21 世纪(即2001 年)以后成年的一代人。 由此可以推算,这一代人目前的年龄在24岁到39岁之间,是消费和劳动力市场的核心群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约瑟夫•加格农(Joseph Gagnon)表示:
一方面,为了更早地离开职场, 千禧一代需要积累大量的退休基金,并在此过程中减少消费。 这对需求造成打击,并减缓经济增长,迫使美联储在非经济衰退时期进一步下调利率以吸引消费。此外,由于没有经历过明显的物价上涨,千禧一代的通胀预期是所有年龄段人群中最低的。他们相信消费成本不会上升,这最终导致物价失去上涨空间,从而减缓了实际通胀的上涨。
另一方面,如果现在的工人真的在年轻时退休,劳动力市场可能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削弱经济发展潜力。 在外媒的调查中,许多年轻人表示,他们希望提前离开劳动力市场。根据T. Rowe Price的数据,在超过401000名千禧一代年轻人参与的问卷调查中,43%的人希望在65岁之前提前退休。而40到55岁这一代美国人中,仅有35%的人有提前退休意愿。经济学家表示,如果提前退休的愿望得以实现,可能会给宏观经济带来麻烦。
更令经济学家们“担心”的是,千禧一代正越来越接近自己的目标。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 的千禧一代储蓄者已经积累了超过10 万美元存款,高于2018 年的16%
三大因素致使储蓄行为风靡 美联储深受其害
经济学家认为,千禧一代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思维,和他们的成长背景以及经济的发展历程有很大关系。
首先要注意的是,千禧一代出生、成长于亚洲金融危机、科技股泡沫破裂时期, 在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中长大,所以他们对生活充满不安全感,滋生了强烈的储蓄意愿。
其次,当千禧一代纷纷成年,步入职场之后,恰逢全球经济从科技泡沫中实现复苏,并出现创纪录的扩张。因此, 他们的薪资水平得以迅速提升,获得积累财富的能力。 而2008年经历的次贷危机,则让 他们对投资充满恐惧,从而更加相信储蓄的作用。
第三,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劳伦斯提到,如果社会中赚钱最多的群体都在大举囤积现金,这种做法就有可能流行起来,导致消费和通胀的长期停滞。换句话说, 存钱就像一股潮流一样,迅速在同龄人当中风靡。
劳伦斯认为,千禧一代对储蓄的痴迷,仿佛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说到这,可能大家都能猜到——美联储又要遭殃了。 经济学家认为,几十年来,利率一直呈下降趋势,人口结构是一个主要因素。 而随着千禧一代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这一趋势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
就连对美联储在经济低迷时期支撑经济的能力持乐观态度的前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也表示,考虑到利率在非经济衰退时期已大幅下调,美联储未来很有可能会陷入困境。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低至1.5% -1.75%,这使得美联储在经济下滑时仅有25个基点左右的降息空间。而在上一次经济衰退前,美联储利率上限可是超过了5%。
当然了,一切还有改变的可能。随着年龄增长,千禧一代可能会更加担心通货膨胀,从而给企业更多的提价空间。而且一旦近年出现真正的经济衰退,劳动力市场将会陷入困境,薪资增长也会变得十分缓慢,这意味着许多人要背负着沉重的债务,无法实现提前退休的愿望。
美联储官员则认为,大规模购买债券并承诺较长时间保持低利率,可以有效地对抗经济衰退。但这些替代方案是否会增加足够的“弹药”来弥补降息空间不足带来的影响,目前尚无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