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云网络科技)

摘 要: 早在2012年,就有学者指出“大数据”时代其实已经到来,并且它的数据量仍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在以各种方式挖掘大数据背后的潜在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的现状以及公众的个人信息重要程度,通过对天津本地大学生的调研,总结出其隐私泄露的几大原因;其次,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对于此问题的管理经验,结合中国当代社会互联网发展现状,对政府、企业、个人给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大数据;“被直播”;隐私;调研分析
“被直播”问题,指的是大数据时代,不管是自身原因或者他人原因而造成的隐私问题泄露,对公众造成潜在或既成影响的一种普遍现象。如何对“被直播”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分析其出现原因及原理,从而为公众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成为了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调研的背景与意义
1.选题背景
(1)大数据的定义
大数据这个词在最近几年热度未见消退,反而越来越热门,在2013年甚至被称为大数据的元年,这与近几年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分不开的。大数据(Big>
此外,连接公共区域WIFI也是受众群体求方便快捷的体现,绝大多数受众群体表示,到达某一地方后首先询问的就是WIFI密码,在央视某档节目中,主持人给出了现场的WIFI,要求所有的现场观众连接,在连接10分钟后,主持人精准的说出了在场某位观众的邮箱和手机号。由此可知,由于受众心目中潜在的便利需求存在,不法分子想要盗取其个人隐私数据也就不再成为难题。
(3)镜中我理论主导下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根据“镜中我”理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而在“被直播”问题当中,有一部分是用户已经认识到的对用户个人生活造成的影响,而有绝大多数影响是用户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认识到的。在网络问卷中有将近68%的大学生选择了上传自己的真实相片。纸质问卷中也有高达59%的人选择了上传自己真实的私人信息,任何一个陌生人都可以通过这些社交平台搜寻信息,甚至可以进行恶意宣传,通过任何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偏爱分享的时代,人们迫切的希望通过传播自己的个人真实资料得到他人的认知,从而反馈给自己。这样的信息往返可以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于是,日常人们的生活都被记录在了一个个社交软件,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就轻而易举的被他人掌握。不可否认的是,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样有什么不对,相反,如果人们的行为没有得到他人的关注和理解,人们反而会觉得失落,认为自己的人际关系或别的地方出了差错。
2.他人原因
(1)商业公司追求盈利和潜在用户的需要
对于商业公司来说,利益是永恒的追求目标。淘宝公司利用用户购买商品的购买率、搜索次数等数据分析归纳出用户个人的购买喜好,将这些整理出的、受众可能会喜欢的物品放在了每个用户的客户端最显眼的位置,用户满心欢喜的购买,淘宝公司也获得收益。
(2)黑客等带有个人目的的偷窃数据
这属于大数据“被直播”问题中一个发生概率比较低的情况,一般来说,如果用户的个人信息如果没有很重要的价值的话,不会被黑客随意攻击。
三、针对“被直播”问题的解决措施
1.用户个人
明确自己的使用需要,避免不需要的信息泄露。以上图表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使用了手机APP,并且按照开发者需求填写了自己的真实号码、邮箱等,这样一来,商家就知道了你的个人信息,消费心理等,用户的手机就会不断接受到推销电话,有不少大学生表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手机号码是怎样被泄露的,这样一来,就算大学生想追究商户的责任也无从下手。因此,大学生应该在安装手机软件前阅读安装须知等,如果完全没有必要的话最好不要轻易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
2.政府方面
(1)早日推出法律政策,加大惩治力度
Craig ?Mundie(微软研究及策略部门主管)说:“没有坏数据,只有对数据的不合理使用。”国外在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大数据的存在,同样,也意识到了大数据对于普通大众个人信息的冲击,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The Fair Credit Reporting Act》法案就已经针对大型主机侵犯人类隐私提出了有效防护。这样一来,信息公司就无法把用户的个人信息转换成商业价值,使得用户信息有了一定的安全保障。
(2)设定审核关卡,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
隐私泄露的重要途径就是互联网,在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里也并不是谁都可以为所欲为,早前我国对网络上传播谣言而定罪,现在,对于网络上肆意谋取他人个人信息也应当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再有,大数据再发达也需要有专业的认识来操控,因此,加强对专业人士的培养,端正其使用大数据的态度,对大数据的使用方严加审核,才能使大数据在得到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又不会涉及他人隐私问题。
3.企业方面
企业应该在不侵犯用户权益的情况下,合理、节制地获得用户的个人隐私,防止因为触及用户对于隐私泄露的底线而遭至用户的抵触。在这方面,淘宝公司已经率先开始对隐私信息开始保护措施,在淘宝网购的过程中,用户可以自行购买一份隐私保密协定,如果用户确定当个人信息被商家卖给了信息收购公司,并且受到了精神或者财物损失,一旦核实,淘宝网会率先赔偿用户损失,这虽然是一种未雨绸缪的手段,虽然这不可能彻底改变隐私外泄这一现象,但也可以稍稍给用户吃下一颗定心丸。
四、结 语
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一方面是变革价值、经济、组织的重要力量,使得人类的生产与文明发展可以更进一层楼,但是另一方面,每一个数据又把人类的信息完全暴露出来,让人胆战心惊,在大数据时代下,人类隐私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仍然是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
参考文献:
[2] 臧一博.关于大数据时代下隐私问题的伦理探究[J].品牌,2015(4).
[3] 王忠,赵惠.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的隐私顾虑研究——基于调研数据的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 (11).